- Everything:按這裡
- Everything下載頁面:按這裡
- 適用於Windows 2000、XP、2003、Vista底下的NTFS磁碟區,單純的檔案名稱搜尋(雖只搜尋檔名、副檔名,但已經符合絕大多數的需求)。
- 請下載「1.2 Beta」以上的最新版本,才能支援中文的檢索查詢。可以下載exe的安裝版,或是zip的免安裝版(portable)。另外還可以下載Language Pack語言包,有簡體、繁體中文介面語系,語言包的安裝方法善用佳軟文章與下方的中文QA都有說明。
- Everything的完整中文QA:按這裡
- 推薦必看項目:Everything到底有多快多小巧?如何安裝語言包?最基本的搭配搜尋技巧?如何搜尋檔案類型和指定搜尋位置?透過網路來搜尋你的電腦?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Everything 取代 Windows 內建搜尋,超快速檔案檢索工具
快速上手Q-Dir 4.x,用多窗格、多分頁高效率瀏覽管理檔案
為什麼我們需要安裝一個替代的檔案總管軟體?試著想想看當你需要在多個資料夾之間整理檔案時,當你需要在資料夾內一堆雜亂內容中找出需要的目標檔案時,或者是當你使用Windows內建檔案瀏覽器在切換上下層資料的不便;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安裝一款優秀的檔案總管軟體讓上述操作更有效率。
一款好的檔案總管替代工具,能夠讓你使用電腦的流程更加順暢,可以說是電腦用戶必備軟體種類之一。
「Q-Dir」,其簡單、優秀、直覺的介面讓檔案整理變得很輕鬆。
Q-Dir(繁體中文、安裝、免安裝版):按這裡
Q-Dir下載:按這裡
Q-Dir 四窗格檔案瀏覽管理,簡單、有彈性、夠用就好
Q-Dir非常簡單易用,但是它的一些預設值比較保守,還有一些隱藏的快捷鍵,所以經過適當的調整與學習後,可以讓Q-Dir功力加倍。接著使用Q-Dir時的常用功能、重點設定方式,希望可以為正要準備接觸這款軟體提供一個快速上手的管道。
01.下載時的注意事項
Q-Dir有很多下載版本,對於中文用戶來說,請下載「Q-Dir Installer Unicode.zip」的安裝版,或是「Q-Dir Portable Unicode.zip」的免安裝版。安裝時可以選擇中文語系。
02.用多窗格、多分頁同時使用多資料夾
Q-Dir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色,就是讓你同時打開多個資料夾畫面。我們只要利用主程式介面右上方的「區塊分割功能列」,選擇我們想要的一種分割方式,就能快速用雙窗格、三窗格、四窗格等方便瀏覽檔案。
這邊提醒一個小技巧,如果你調整窗格欄位的寬高大小後,想要還原預設值,只要在「區塊分割功能列」中的對應窗格模式上點擊滑鼠右鍵,就能回復預設窗格寬高。
Q-Dir最多可以用四窗格來同時瀏覽四個不同的資料夾,而如果你覺得還需要同時打開更多資料夾,則可以利用「分頁」的方式,在每個單一窗格中打開多個分頁。
這邊記住兩組快捷鍵,可以讓操作更順暢:〔Ctrl〕+〔T〕開啟一個新分頁;〔Shift〕+〔Enter〕可以將目前選中的資料夾打開在新分頁。
03.利用過濾功能快速找出目標檔案
有時候某個資料夾裡檔案數量過多,這時候要透過眼睛瀏覽來找出目標檔案就變得很費時。所以要利用Q-Dir窗格右下方的〔過濾〕按鈕,勾選【過濾檔案】。
這時候在過濾欄位中輸入你想搜尋的關鍵字,例如某種檔案副檔名、部分檔名關鍵字,然後按下快捷鍵〔Ctrl〕+〔M〕,就能讓窗格中「只顯示出你要查詢的相關檔案」,這對於在大量資料中快速過濾出目標非常有幫助,建議下次找檔案時多多利用。
04.建立你的常用資料夾連結
每個窗格右下方有一顆紅色按鈕,點擊下去可以打開快速連結清單,利用【加到快速連結】,將目前窗格內的資料夾加入,以後就能直接打開目標資料夾,不用再一層一層的從目錄翻找。
每個人一定有自己的常用資料夾,所以記得善用這個功能,加快檔案瀏覽速度。
05.看到更多檔案、資料夾相關資訊
管理檔案時,可能會有一種情況是想要清理佔用過多空間的資料夾,而這時候如果可以更直接的看到資料夾內的容量大小、檔案數目等數據,就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找出浪費資源的所在地。
利用Q-Dir上方功能列【額外選項】中的【檔案大小資訊】,選擇【使用Q-Dir的資訊】,就能讓我們看到更多的所需數據。
建議可以勾選【顯示目錄大小】、【自動選擇MB/KB/Bytes】、【不要顯示小數點】、【顯示目錄/檔案個數】,這樣一來就可以滿足本段開頭所說的檔案管理需求,讓我們很快的知道每個資料夾內到底有多少料。
06.使用Vista的進化網址列
在Vista、Windows 7中的網址列有很棒的階層管理模式,而在Q-Dir中的【額外選項】→【網址列】選擇【進化網址列】,就能使用相同功能。
這種階層式的網址列非常好用,因為我們可以直接從網址列的每一層資料夾上打開目錄選單,這樣就不用再多開一個目錄樹,又可以快速切換不同階層的資料夾。建議一定要開啟這個功能。
07.高亮度顯示目前使用中窗格
因為Q-Dir擁有四個窗格,有時候我們可能會搞不清楚目前的使用焦點在哪一個窗格中。所以記得在【網址列】、【狀態列】設定中勾選「目前使用區塊以高亮度顯示」,這樣一來使用中窗格邊框會顯示成藍色,我們就能清楚辨認出焦點所在了。
08.雙擊空白區域回到上一層目錄
瀏覽檔案時最上出現的動作,就是切換倒下一層目錄,或是回到上一層目錄。而透過在【額外選項】的【詳細清單檢視】中勾選【空白區滑鼠左鍵雙擊:移到上一層】,這樣我們可以在窗格中空白位置雙擊滑鼠左鍵,就能返回上一層目錄,是很實用的操作方式,推薦勾選。
09.使用色彩標明特殊檔案
Q-Dir可以在「選項」的〔色彩〕頁面中設定每一種檔案類型的專屬顏色,讓你更容易辨認出該種檔案。
不過不建議勾選全部的過濾條件,因為那真的會讓你「眼花撩亂」。比較好的作法是,「使用色彩過濾功能」,但是只勾選你覺得自己最需要辨認的幾種檔案類型就好,甚至調整到比較不刺眼的色彩。
10.沒事就常駐著Q-Dir
檔案瀏覽應該是使用電腦過程中常常會發生的動作,例如你下載檔案後、想要開啟某些檔案時,都需要打開檔案瀏覽器,所以除非要進行什麼特殊操作(例如準備玩全螢幕遊戲),要不然我會建議就一直打開著Q-Dir,這樣你要取用檔案也方便得多。
透過Q-Dir最右上角的〔縮到系統匣〕按鈕,我們可以把Q-Dir縮到右下方系統列,不佔用工具列空間,需要時又能快速打開。
透過上述10個方法,相信你應該能更快的上手Q-Dir這款檔案總管軟體,並且好好利用Q-Dir來瀏覽、管理你的檔案。
雖然Q-Dir沒有某些檔案總管軟體喜歡外掛的「特殊功能」,但對我這樣的一般用戶來說,那些特殊功能真的用不到,所以不如就選擇恰恰好實用的Q-Dir即可。
Dropbox Folder Sync 打破Dropbox限制,同步任意位置多資料夾
「DropBox」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線上同步工具,非常簡單的同步方式,流暢的檔案上傳下載速度,讓你可以輕易的在兩台、三台電腦之間同步重要資料。而你要做的步驟只是在每一台電腦安裝DropBox軟體,設定DropBox專屬同步資料夾,接著只要保持網路連線,任何新增、刪除、修改的動作就會在所有電腦即時更新同步。
不過問題就在於,對於貪心的用戶來說,只能同步「一個」DropBox專屬資料夾的方式,總是缺乏彈性,因為有些重要資料不方便移動到DropBox專屬資料夾中存放。
而現在有一個小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樣的問題:「DropBox Folder Sync」,它讓我們隨意「指定」電腦中已經存在的、任何位置的「多個」資料夾,將它們全部納入DropBox的同步範圍當中!再也不用侷限在只能同步DropBox預設的單一資料夾了。
- DropBox:按這裡
- DropBox Folder Sync:按這裡
- 限制:必須在Windows XP以上作業系統,NTFS格式磁碟中使用。
- 特別聲明:請確實了解DropBox Folder Sync的同步概念,並了解因為同步過程的操作失誤,可能產生的檔案遺失風險。
- DropBox Folder Sync原理概說:
DropBox Folder Sync「並非」DropBox的官方工具,而是愛好者將一些修改指令打包成一般人也易於使用的軟體介面,讓我們透過簡單的點選,就可以透過修改系統的方式,讓DropBox幫我們同步任意位置的資料夾。
它其實是利用了「symbolic link」的原理來繞過(騙過)DropBox只能同步單一專屬資料夾的限制。
什麼是「Symbolic link」?舉個實際的例子,同樣的「My Weblog Post」資料夾卻出現在磁碟裡的兩個地方,其中一個是真正的檔案存放位置,另外一個則是透過Symbolic link產生的虛擬捷徑。但有趣的就是,Symbolic link在檔案總管中看起來就像真正的資料夾一樣,而且你可以從這個link位置進行任何檔案操作,另外一邊的真實檔案就會有相應變動。
而DropBox Folder Sync就是幫你把「某個資料夾」從原本位置「搬移到」DropBox的專屬同步資料夾中,但是在原本的檔案位置「留下Symbolic link」,讓電腦中看起來檔案都還是留在原本的地方。
實際運作起來的情況,就例如Windows Live Writer(部落格寫作軟體)的文件資料夾必須儲存在「My Documents\My Weblog Posts」當中,但是現在我把真正的檔案資料都移動到「\My Dropbox\My Weblog Posts」,然後在「My Documents\My Weblog Posts」留下假分身(Symbolic link),讓Windows Live Writer軟體誤以為檔案都還在原處!
你可以像平常一樣在同樣位置使用這些檔案,你所新增、修改、刪除的文章檔案都會反應在「\My Dropbox\My Weblog Posts」這個真正的檔案位置(反過來亦同),於是也就能透過DropBox同步囉!
這個地方要謹記,你真正的檔案位置已經移動到DropBox資料夾中,而原地留下的只是Symbolic link。
- DropBox Folder Sync 操作介紹:
01.
你必須先在電腦中安裝好DropBox原本的官方同步程式,接著下載並安裝DropBox Folder Sync。
02.
接著打開DropBox Folder Sync,點擊〔Change Dropbox folder setting〕,連結到你原本的DropBox專屬同步資料夾位置。設定好就可以關閉這個視窗。
這樣一來,以後你要新增其它同步資料夾時,DropBox Folder Sync就會幫你把真實檔案先移動到DropBox專屬同步資料夾,並在原本檔案位置留下Symbolic link。
03.
找到你想同步的某個資料夾,在上面點擊右鍵,選擇【Sync with DropBox】,只要這樣簡單的一步就完成所有的設定,以後這個資料夾的檔案就會加入DropBox的自動即時同步清單中。
04.
同步的意思是所有新增、修改、刪除的動作,都會自動更新到所有的資料夾中!所以在執行刪除之類的動作時,請千萬要小心!!
那麼,如果我想要取消同步某個資料夾時怎麼辦?因為隨意刪除任何一個位置的檔案(包含Symbolic link處的資料也一樣),都會導致其它位置的檔案也被刪除!所以建議作法是,先到DropBox專屬資料夾中把「真正的檔案」複製備份到另外一個位置,然後刪除Symbolic link,最後再把剛剛備份的檔案移動回原本檔案位置。
05.
你可以在不同的電腦,利用DropBox Folder Sync同步「相同名稱」的資料夾,例如每台電腦的「My Weblog Posts」,即使不同電腦的「My Weblog Posts」原本都在不同的目錄位置,但是透過上述方法,一樣可以完成整合同步(只要資料夾名稱相同)。
「線上同步多台電腦中不同位置但相同名稱的資料夾」,這個功能應該可以發揮更多應用,大家可以發揮創意想想看,基本上應該是任何軟體的專屬資料夾都可以用這個功能輕鬆完成多地同步。
06.
DropBox Folder Sync只是一個資料夾位置的修改工具,所以不用常駐,本身也沒有同步功能!事實上你還是使用DropBox官方同步小工具來完成線上即時同步。
- 小結:
DropBox Folder Sync使用上其實很簡單,不過因為它的原理比較特殊,操作上可能會因為錯誤的同步觀念,導致你誤刪檔案,所以我前面才會不厭其煩的仔細解釋這款軟體的原理。
如果你對於上面原理說明的部份還是有點難以理解,我建議你實際安裝DropBox Folder Sync,然後利用一個新的資料夾實驗看看,照著本文後半部的教學實作,並且實驗不同操作的影響,相信你應該也可以順利上手DropBox Folder Sync。
Launchy 2.1.2 快捷列:最強快速啟動的完整優化指南
我們可以用鍵盤上的﹝Win﹞+﹝R﹞來呼叫Windows系統裡的「執行列」,並藉此快速啟動各種指令與程式,這可以說是最省資源、最穩定也最乾淨直接的快捷命令模式,以下兩篇文章對於這種方法有非常詳盡的介紹:「最绿色最高效,用win+r启动常用程序和文档」、「[技巧]史上最折腾的 Win + R」。
不過使用一些輔助軟體,用工具的好處當然就是功能比較多樣、設定比較簡單,例如滑鼠手勢、Dock型態的「Magic Formation」,或是鍵盤隨打即找、快捷列型態的「Launchy」,都是很值得推薦的快速啟動工具。透過這些軟體,我們可以免去到選單、資料夾裡翻找的時間,在快馬加鞭的工作環境裡即時的調用、完成各種作業指令。
最近「Launchy 2.1.2」的推出,這次新版的Launchy已經可以支援在Linux系統上使用,書籤偵測功能上支援Firefox 3(不過有的電腦可以順利偵測,有的不行),功能上除了修正BUG外倒是沒有太大變動
Launchy的一些進階玩法
Launchy 2.0:按 這裡
Launchy Plugin 2.0外掛:按這裡
Launchy Skins 2.0外觀皮膚:按這裡
另一個Launchy外觀下載站:按這裡
Launchy 2的原理、概念和基本用法:「Launchy 2 簡單快速啟動你的需要,智能快捷列」裡面已經有非常詳細的介紹。基本上Launchy的好處就是「一安裝什麼都不用改就可以開始用」,透過﹝ALT﹞+﹝Space﹞來完成各種工作,但用久了我們還是可以透過一些進階的技巧和優化,或者添加外掛、外觀來增強Launchy的應用範圍,下面直接針對Launchy使用問題與技巧,羅列一下簡易的指南攻略。
Launchy無法自訂關鍵字啟動嗎?其實可以!
Launchy最強悍的地方就在於它的關鍵字配對很有彈性,例如你可以透過輸入「wd」來啟動像「word」這樣的程式。不過常常會看到有讀者提到,他們喜歡「自行設定想要的關鍵字」,所以對於Launchy是利用「關鍵字搜尋配對」的方式來「找出」啟動程式的檔名,覺得後者這種方式不夠好用,也缺乏自訂性。
其實這個問題是對Launchy最大的誤解。假設我今天想要透過「w」這個關鍵字來啟動「Office word」,沒錯!第一次輸入「w」時,你會發現Launchy找出了很多裡面有「w」的程式檔案,而「word」被遠遠的拋在列表後面。
這時候你要做的事情就是透過下拉選單找出你想啟動的程式(你可以在設定裡調整下拉選單要顯示的檔案數量),然後點選word目標。等到「下一次」你再於Launchy中輸入「w」時,你就會發現第一個浮現的就是「Office word」。這樣一來和自訂關鍵字其實沒什麼兩樣,而且更有調整的彈性,因為Launchy會計算你選擇的頻率次數來優化關鍵字的配對。
如果你說:「我就是不喜歡用檔名裡面有的關鍵字,我就是想完全自己決定!」放心,這一點Launchy也完全可以辦得到,只要到「Options」的﹝Plugins﹞→﹝Runner﹞裡面,用﹝+﹞新增一個執行指令,在「Name」輸入你想要的啟動關鍵字,在「Program」裡面輸入目標檔案的路徑,那以後就可以透過這個特殊關鍵字來啟動該目標囉!透過「Runner」這個「內建在主程式」裡的外掛,你也可以用來設定快速啟動網址、快速啟動其它特殊命令。
善用Launchy的網路搜尋功能:
Launchy裡面有內建一個稱為「Weby」的外掛(Plugin),透過這個外掛你可以在Launchy裡面進行網路搜尋,你可以到設定頁面看看Launchy所支援的搜尋引擎,以及其呼叫指令。例如最常用的Google,你只要在Launchy輸入欄裡輸入:「Google」,然後按下鍵盤的﹝Tab﹞按鍵,並在箭頭指示後方輸入你想查詢的關鍵字,最後按下﹝Enter﹞即可。
Launchy就像是一個可以隨時呼叫的網路搜尋列,不管你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想要查詢什麼關鍵字,都可以直接呼叫Launchy來快速啟動網路搜尋:絕對比你還要打開瀏覽器、切換到Google等搜尋引擎要快得多。而善用網路搜尋是現代人獲取知識很重要的方法之一。
檢索常用的音樂、圖片、影片、文件檔案資料夾: 如果你平常有進行檔案的分類管理工作的話,你的各種檔案應該都有其各自歸屬的專門資料夾,這時候我們可以在Launchy裡面增加對這些資料夾的檢索,如此一來,以後你就可以透過關鍵字來查詢、啟動常用的檔案了。這個方法尤其適合用來索引音樂檔案、文件檔案。
來到「Options」的﹝Catalog﹞頁面,依據圖中的步驟,先在右方增加要檢索的資料夾,然後在左方增加要檢索的檔案類型「*.副檔名」;接著你可以勾選「Include Directories」,表示顯示時包含符合關鍵字的資料夾,這樣你就可以透過Launchy打開自己某些常用的資料夾視窗。最後按下﹝ReScan Catalog﹞來重新建立索引檔,如此一來就能透過Launchy啟動常用的檔案或資料夾囉!
自訂重新索引的頻率: Launchy依靠索引特定資料夾內容,讓你輸入關鍵字時可以快速的找到想要的程式檔案。在Launchy主程式第一次安裝時,預設就會自動索引你的開始功能表和某些主要的資料夾位置,這也就是為什麼你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開始使用Launchy的原因。
不過像我們的開始功能表或常用資料夾內容當然會常常更新,而在Launchy的「Options」→﹝General﹞頁面最下方,就可以讓你設定重新製作索引的頻率,預設是每10分鐘重新索引一次內容。
自訂建議、符合列表的內容長度: 當你輸入某個關鍵字時,要自動彈出幾個建議選項,以及總共要列出多少個索引內容,這都可以自訂。在「Options」→﹝General﹞頁面中的右方,你可以在「Simultaneously visible alternative suggestions」裡設定同時顯示的替換建議個數,你也可以說這是單頁選單裡要顯示的個數。而在「Max. number of alternate suggestions」裡面則可以設定滾動選單頁面後總共可以找到多少個符合關鍵字的檔案數量。你可以設定的很大,這會讓你找到更多資料,不過這也會增加搜尋的時間與資源。
當做簡易型檔案總管: 如果你想快速打開硬碟中的某個資料夾,甚至想要瀏覽某個資料夾中的內容,都可以使用Launchy的輸入欄位來完成。例如你可以輸入「e:\」或輸入「e:」+﹝Tab﹞,來看到E槽底下的資料夾與檔案,然後你可以透過點選或繼續輸入相關關鍵字,並搭配﹝Tab﹞按鍵繼續查找瀏覽,而找到相應的資料夾或檔案後按下鍵盤的﹝Enter﹞便可開啟。
簡單的計算機功能: Launchy主程式裡還有預設了一個「計算機外掛」,一安裝完成就可以使用,你只要在Launchy輸入欄裡面輸入算式,就會即時的顯示出計算的結果,非常方便。
替換新的外觀皮膚: Launchy有很多很好看的外觀介面可以替換。替換方式也非常的簡單,只要確認外觀是可以使用在Launchy 2.0版本以上的即可。首先到前面提到的外觀下載站下載檔案。
假設下載回來的是個壓縮檔,那就先解壓縮,直到看到有個資料夾裡面包含了一些圖檔、字型檔和特殊介面檔案。這時候請把「整個資料夾」複製到你的Launchy安裝路徑裡的「Skin」資料夾中(不需要關閉或重新啟動Launchy主程式)。
然後打開Launchy的「Options」→﹝Skins﹞頁面,你就可以在左方的列表中看到剛剛加入的外觀項目了。預設的Launchy也已經提供一些不同的外觀可以替換,直接點選某個項目,按下﹝OK﹞,就替換完成囉!
用Launchy啟動Gmail撰寫新信: 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延伸應用,利用前面有提到內建在Launchy裡面的「Runner」外掛就可以完成。來到「Options」→﹝Plugins﹞頁面,選取「Runner」外掛,在右方用﹝+﹞新增一個命令項目,然後「Name」欄位填入你想要的關鍵字,在「Program」裡面則填入:
https://mail.google.com/mail/?view=cm&ui=1&tf=0&to=&fs=1
完成後按下﹝OK﹞來開。以後你就可以透過你設定的關鍵字命令快速打開Gmail撰寫新信的畫面了。其實一法通萬法通,同樣的方法也可以應用在其他事情上面,就讓各位自己去想想看囉!
用Launchy發佈新的Google行事曆項目: 接下來看看真正需要自己手動添加的外掛功能。我們可以在前面提供的「Plugins 2.0」頁面中看到很多適用於Launchy2.0的外掛。其中這個「Google Calendar Plugin 2.0」外掛又特別的好用,首先把這個外掛檔案下載回來,先解壓縮,接著把「Plugins」資料夾裡面的「gcal.dll」檔案和「icon」子資料夾,複製到Launchy安裝路徑底下的「Plugins」資料夾中。
如此一來你在launchy的「Options」→﹝Plugins﹞頁面中,就會看到一個「gCal」的外掛項目,點選它,就會在右方看到輸入你的「Google Calendar帳號密碼」的欄位,輸入自己的帳密後按下﹝OK﹞。
這時基本的設定都完成囉!不過還要進入你的「Google Calendar」裡面的「設定」,把語言改成【English(US)】,這樣才能最穩定無錯的使用這個快速增加新事件的功能。接下來,啟動Launchy,輸入「gCal」,按下鍵盤的﹝Tab﹞,然後用自然語法輸入新事件的「事由」、「時間」、「地點」。例如:
gCal﹝Tab﹞看電影﹝空格﹞8pm-10pm﹝空格﹞08/16﹝空格﹞in﹝空格﹞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123巷4弄
這樣就可以在Google Calendar裡面新增一個約會,內容是「看電影」,時間是「8月16日的下午8點到10點」,而且地點也會在整合的Google Maps中顯示出來。
如果你在Google Calendar裡面有設定多個行事曆,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指定你的新事件要加到哪個行事曆當中:
gCal﹝Tab﹞新增事件語法﹝Tab﹞行事曆的名稱
用Launchy設定重要事件的提醒鬧鐘: (需要系統先安裝.net framework 2.0)這裡又是另外一種Launchy應用的方法,透過前面也有提過的「Runner」外掛,讓Launchy去操控命令別的程式。首先你要先下載「Timer.exe」這個執行檔,進入網頁中在下方找到「Download」裡的連結進行下載。下載後將壓縮檔解壓縮,把裡面的「Timer.exe」放到任何你想放置的位置。
接著進入Launchy的「Options」→﹝Plugins﹞,同樣切換到「Runner」這個外掛,然後在右方增加一個新的指令,「Name」的部份同樣由你自訂想要的關鍵字;「Program」裡面填入剛剛Timer.exe所在的位置,例如:「E:\Tools\Timer-1.0\timer.exe」;最後的「Arguments」則填入「$」;最後按下﹝OK﹞確認即可。
設定完成後,啟動Launchy,輸入你剛剛設定的關鍵字,按下﹝Tab﹞,然後輸入你想要「多久後」啟動鬧鐘(sec、min、hour 複數加s),接著﹝空一格﹞後輸入你的提醒文字內容。例如:
Timer﹝Tab﹞10secs﹝空格﹞看書
如此一來,經過10秒後,你的電腦就會啟動鬧鈴事件囉!
Launchy本身非常簡單易上手,完全符合它的目的:「快速啟動」的精神。而當你深入去研究Launchy後,又能夠從裡面發現更多豐富多元的應用方式,例如「Runner」這個內建外掛,以及可以自行增加索引資料夾的功能,我們都還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將Launchy設計出各種特殊的用途。而Launchy本身支援更換外觀皮膚,支援增加外掛功能,都讓這個小小的快捷列有無數的延伸空間,非常值得大家來使用,也確實能增加不少工作效率。
Fences 1.0 正式版推出!管理桌面圖示從此井然有序,美化優化桌面的收納盒
Stardock設計的桌面工具通常都保有圓弧、透明造型的美化特徵,十分讓人喜愛。接下來,我們就直接來看看「Fences」到底如何發揮收納盒的特性,幫我們去管理桌面散亂的圖示。
- Fences特色快覽:
- 在桌面建立無數個虛擬收納盒(Fence)來收藏圖示(icon)
- 滑鼠拖曳移動簡單管理圖示
- 每個收納盒可以放進無數個圖示(有點像小叮噹的百寶袋XD)
- 自由調整收納盒的可視大小與外觀顏色
- 自由排列或利用預設樣板來擺放收納盒位置
- 雙擊桌面立刻隱藏所有桌面圖示
- 可自訂哪些圖示或收納盒永遠不隱藏
Fences使用上非常非常簡單,下載軟體後先進行安裝,安裝完成後會出現一個歡迎畫面,你可以點選〔Start using Fences!〕,這時Fences會先幫你規劃好兩個虛擬收納盒來讓你試玩看看,稍後你都可以自己再做調整。
安裝Fences後它會常駐系統執行,也會開機啟動,基本上就是會整合到你的電腦桌面選項,變成桌面功能的一部分。
使用Fences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建立自己需要的虛擬收納盒(軟體中稱之為「Fence:柵欄」),建立的方法非常簡單,在桌面上任何位置按住滑鼠右鍵拖曳出一個區塊範圍,接著放開滑鼠右鍵,這時就會彈出一個Fences選單,點選【Create new fence here】,就會產生一個新的透明虛擬收納方塊。
假設你剛剛拖曳圈選時有包含圈選某些桌面圖示,在建立Fence後,這些圖示就會被自動納入新的收納盒中。當然你也可以憑空畫出一個空的新收納盒。
建立新的Fence收納盒前,會要你輸入該Fence的名稱,你可以自由的輸入英文或中文皆可。
好啦!下圖中就是我建立的一個新的Fence收納盒,你可以用滑鼠拖曳的方式來增減要放進這個盒子中的桌面圖標,當滑鼠游標移動到收納盒的邊緣,可以改變收納盒的大小。你也可以把滑鼠游標移動到收納盒標題處,按住滑鼠左鍵拖曳,就可以改變收納盒的位置。
當你建立很多個Fence收納盒後,移動收納盒的位置時就會「自動」與其它的收納盒對齊,方便你整齊的設計出美觀的桌面收納盒擺設,試試看你就知道了。
你可以在Fence收納盒上面按滑鼠右鍵,這時會跳出整合了Fences功能的最新桌面選單,裡面的功能大致條列如下:
- Lock Fences:鎖住目前桌面上所有Fence的位置,不可隨意拖動。
- Edit Fences:呼叫Fences的控制台功能。
- Exclude this Fence from quick-hide:當隱藏桌面所有物件時,排除目前這個收納盒,也就是說這個收納盒會永遠顯示在桌面(也可以使用在任何特定的桌面圖示上,只要在該圖示上按右鍵執行這個功能)。
- Rename Fence:更改收納納盒名稱。
- Delete Fence:刪除這個收納盒,但是不會刪除裡面的圖示,這些圖示會自動回到桌面上。
在你的桌面上任何地方雙擊滑鼠左鍵,就可以隱藏桌面上所有的物件。
如果有設定排除的收納盒或特定桌面圖示,就不會跟著隱藏。這個功能可以讓你做一些工作時「聚焦」的利用。
呼叫Fences控制台,在「Choose a Layout」裡面,有預設一些Fence收納盒的排列方式,你可以透過點選立刻切換到想要的排列法。
當然,你也可以完全手動決定每個收納盒的位置。
在控制台的「Customize」裡面,可以在「Show Labels」裡面設定收納盒標題(標籤)顯示的樣子。下方來可以設定微調收納盒的外觀。
---補充-----------
我們要如何暫時的關閉Fences呢?首先在桌面上空白處按滑鼠右鍵,選擇「Edit Fences」,進入控制後台,然後切換到「Tools」分頁,點選下方的「more tools」。
接著到下方取消勾選「Enable Fences」方塊,即可暫時關閉Fences。
--------補充-----------------
另外在這裡強烈提醒用戶:使用Fences時,千萬不要去點選Windows桌面預設的「排列圖示」-「自動排列」功能,這可能會造成桌面錯亂(如果不幸誤點,要先關閉Fences,然後關閉桌面的自動排列功能),但只要不去動到這個選項,Fences是很穩定又很好用的桌面管理工具。
而如果你想要使用Fences時,同時讓桌面其他沒有在收納盒中的圖示也能自動排料、貼齊格線排列怎麼辦?這時候請使用Fences軟體本身的功能,在桌面點選滑鼠右鍵,選擇【View】,勾選裡面的【Auto arrange icons】和【Align icons to grid】,就可以讓沒有放進柵欄的圖示也可以自動排列、貼齊格線了。
- 「Fences」它不僅操作簡單,效能也很優秀,雖然只是簡單的在桌面上增加收納盒而已,可以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方便的分類管理各種桌面上的檔案、圖示。
例如將桌面的檔案分類成「等待測試軟體」、「已測試軟體」、「暫存區(執行工作時丟一些隨時要用的檔案專用)」、「文件區」、「遊戲區」等等,讓桌面檔案與圖示一目了然,而且還有一種「排程管理」的功能,相信Fence確實是一個可以增進我們工作效率的好工具。
官方網址:按這裡
直接下載:按這裡
訂閱:
文章 (Atom)